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IO模型之阻塞IO
阅读量:4695 次
发布时间:2019-06-09

本文共 226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1. IO模型的介绍

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下什么是 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的知识:

同步(synchronous) IO和异步(asynchronous) IO,阻塞(blocking) IO和非阻塞(non-blocking)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其实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比如wiki,就认为asynchronous IO和non-blocking IO是一个东西。这其实是因为不同的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并且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上下文(context)也不相同。所以,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先限定一下本文的上下文。

本文讨论的背景是Linux环境下的network IO。本文最重要的参考文献是Richard Stevens的“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1, Third Edition: The Sockets Networking ”,6.2节“I/O Models ”,Stevens在这节中详细说明了各种IO的特点和区别,如果英文够好的话,推荐直接阅读。Stevens的文风是有名的深入浅出,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本文中的流程图也是截取自参考文献。Stevens在文章中一共比较了五种IO Model:  * blocking IO  * nonblocking IO  * IO multiplexing  * signal driven IO  * asynchronous IO  由signal driven IO(信号驱动IO)在实际中并不常用,所以主要介绍其余四种IO Model。

再说一下IO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和步骤。对于一个 network IO (这里我们以read举例),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process (or thread),另一个就是系统内核(kernel)。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该操作会经历两个阶段:

1)等待数据准备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2)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中(Copying the data from the kernel to the process)

记住这两点很重要,因为这些IO模型的区别就是在两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情况。

2. 阻塞IO

在Linux操作系统中,几乎所有的socket都是阻塞IO,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示例图解:

%E9%98%BB%E5%A1%9EIO.png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始了IO的第一个阶段:准备数据。对于network io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UDP包),这个时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当kernel一直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kernel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kernel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block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因此,blocking IO的特点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等待数据和拷贝数据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

几乎所有的程序员第一次接触到的网络编程都是从listen\(\)、send\(\)、recv\(\) 等接口开始的,使用这些接口可以很方便的构建服务器/客户机的模型。然而大部分的socket接口都是阻塞型的。如下图ps:所谓阻塞型接口是指系统调用(一般是IO接口)不返回调用结果并让当前线程一直阻塞只有当该系统调用获得结果或者超时出错时才返回。

%E5%A5%97%E6%8E%A5%E5%AD%97%E9%80%9A%E4%BF%A1%E6%B5%81%E7%A8%8B.png

实际上,除非特别指定,几乎所有的IO接口 ( 包括socket接口 ) 都是阻塞型的。这给网络编程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在调用recv(1024)的同时,线程将被阻塞,在此期间,线程将无法执行任何运算或响应任何的网络请求。

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服务器端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多线程(或多进程)的目的是让每个连接都拥有独立的线程(或进程),这样任何一个连接的阻塞都不会影响其他的连接。

但是该方案存在的问题:

开启多进程或都线程的方式,在遇到要同时响应成百上千路的连接请求,则无论多线程还是多进程都会严重占据系统资源,降低系统对外界响应效率,而且线程与进程本身也更容易进入假死状态

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很多程序员可能会考虑使用“线程池”或“连接池”。“线程池”旨在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频率,其维持一定合理数量的线程,并让空闲的线程重新承担新的执行任务。“连接池”维持连接的缓存池,尽量重用已有的连接、减少创建和关闭连接的频率。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很好的降低系统开销,都被广泛应用很多大型系统,如websphere、tomcat和各种数据库等

但是改进后的方案依然存在问题:

“线程池”和“连接池”技术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频繁调用IO接口带来的资源占用。而且,所谓“池”始终有其上限。当请求大大超过上限时,“池”构成的系统对外界的响应并不比没有池的时候效果好多少。所以使用“池”必须考虑其面临的响应规模,并根据响应规模调整“池”的大小

上例中的所面临的可能 同时出现的上千甚至上万次的客户端请求,“线程池”或“连接池”或许可以缓解部分压力,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总之,多线程模型可以方便高效的解决小规模的服务请求,但面对 大规模的服务请求,多线程模型也会遇到瓶颈,可以用非阻塞接口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jcode/p/9034745.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解决NetworkOnMainThreadException
查看>>
1039 到底买不买
查看>>
农银电商项目学习笔记(一)
查看>>
MockObject
查看>>
Chukwa
查看>>
(转)Maven仓库——私服介绍
查看>>
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查看>>
仿复制粘贴功能,长按弹出tips的实现
查看>>
Kubernetes-Host网络模式应用
查看>>
第三次作业
查看>>
使用HTML5构建iOS原生APP(2)
查看>>
sqlplus terminators - Semicolumn (;), slash (/) and a blank line
查看>>
省选知识清单/计划列表(咕?)
查看>>
远程桌面(3389)复制(拖动)文件
查看>>
转 lucene3搜索引擎,索引建立搜索排序分页高亮显示, IKAnalyzer分词
查看>>
9结构型模式之代理模式
查看>>
Python 序列
查看>>
java数组基本操作
查看>>
String的indexOf()用于获取字符串中某个子字符串的位置
查看>>
CodeForces 1B
查看>>